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标准解读丨新标准下空气消毒技术的革新与突破

2025年06月19日 6分钟的阅读时间 天青环保


          空气消毒:

公共卫生安全的“隐形防线”





5e6f6a1a75ece47d21cdbae1d6931cdd.png

在呼吸道传染病频发、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已成为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空调系统若未经有效消杀,可能成为细菌、病毒的“温床”,通过气溶胶传播引发交叉感染。尤其在医院环境中,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密集的人流以及复杂的病原体环境,使得空气消毒成为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


根据2012版,医院空气消毒依赖紫外线、化学喷雾等静态消毒手段,难以应对人员流动带来的持续污染。而修订版有所突破:引入动态消杀技术,新增等离子体等动态消杀技术的应用规范。通过持续净化实现“人机共存”,解决传统技术“消毒后再次污染”的痛点。


与此同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新规:WS10013-2023的五大变革同步实施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10013-2023)带来了更具颠覆性的改变:强制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首次明确要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配备能同时去除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以此保障公共空间的空气健康和安全。


    等离子体技术:

破解空气消毒三大难题

图片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天青科技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以“致力空气安全,推动数智空气”为使命,依托杭州市级研发中心的创新实力,成功突破行业三大技术瓶颈:


高效等离子体产生:纳秒级窄脉冲高压电源技术,提供更强劲的驱动能量,激发1.04×1019m-3等离子体密度,突破等离子体产生瓶颈,突破消杀效率瓶颈。


极低臭氧安全控制:70纳秒实现0至18KV脉冲电压上升,减小气体亲和力,大幅减少了臭氧的产生,臭氧发生量仅为国家安全标准的  1/4 ,实现人机共存。


超长使用寿命:合金带金属放电技术,均匀放电,均匀损耗,使用寿命长达8-10年,较传统技术提升10倍。

图片

该技术对细菌病毒的一次性消杀效率高达99.6%,同时可快速去除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真正实现“微生物+颗粒物+气态污染物”三位一体净化。这项真正意义上的空气“主动消杀技术”,被中科院认定为“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技术”。

医院场景&公共场所






图片

医院场景:为医患打造“无菌呼吸区”

根据2012版标准,医院消毒仅针对呼吸道传染病高风险区域(如发热门诊、手术室)提出要求,其他区域未强制规范。但新版本下,所有新建/改建诊疗场所(包括普通病房、门诊、行政办公区等)均需安装空气净化装置,体现“全院空气安全”的管理理念。


天青等离子空气消毒装置,恰好符合新标准要求,契合医院各场景中,包含但不仅限于门诊、手术室、ICU、大厅、公共卫生间等相关区域。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家三甲医院:


主动消杀:实时破坏病原体DNA/RNA结构,对甲流、新冠等病毒灭活率高达99.99%。

动态防护:与空调系统联动,实现气流路径全程消毒,杜绝“死角污染”。

智慧管理:搭载物联网监测平台,可实时查看空气质量数据并自动调节消杀强度。


安装后,实现空气的消毒净化,大幅降低致病细菌病毒传播感染风险,切实提升院内空气质量,保障医患呼吸健康和安全。


公共场所:重塑健康呼吸环境

除医疗领域外,天青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技术已在酒店、产业园、学校等场景落地:


酒店:酒店房间升级改造,经过异味治理+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器双重治理下,能够快速、持续的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持续的负氧离子释放能使房间保持生态康养状态。


产业园:多栋楼宇的送风系统上安装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消杀设备,提升防疫等级,一次性颗粒物净化效率和一次性微生物净化效率大于90%以上。


学校电梯:内部安装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与电梯顶部的空调系统相结合,对电梯轿厢内空气进行动态循环消杀,加强防疫级别。

图片

随着国家标准的升级,空气消毒装置从“可选”变为“必选”,技术选择直接影响公共安全与运营成本。天青科技以“脉冲矩阵”等离子技术为核心,布局全球知识产权网络,获得包括美国、欧洲六国在内的26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14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全面助力全国医院、公共场所构建“主动消杀+智慧管理”的新一代空气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