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作为人员密集的封闭公共场所,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于观影时间长、通风受限,电影院空气中易积累细菌、病毒、甲醛、异味及可吸入颗粒物(PM2.5),影响观众健康与观影体验。因此,采用高效的空气净化技术,成为电影院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解决方案。
随着健身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健身房锻炼。然而,健身房作为一个人员密集、通风有限且湿度较高的场所,空气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汗液挥发、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细菌病毒传播以及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等污染物,都可能影响健身者的健康。因此,采用高效的空气净化技术,成为健身房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解决方案。
殡仪馆作为特殊公共场所,承担着遗体处理、告别仪式、火化前存放等重要功能。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殡仪馆内往往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如异味、细菌、病毒、甲醛等有害物质,不仅影响工作人员和家属的健康,还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因此,采用高效、安全的空气净化技术至关重要。
随着消费者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空气净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4年9月29日正式发布了GB 36893-2024《空气净化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并确定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对2018年版的重大修订,不仅反映了行业技术的最新发展,也为空气净化设备市场提供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能效评价体系。
国家疾控中心正式更新《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将空气净化消毒装置调整为强制性标准,同时即将升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明确要求医院集中空调系统必须加装空气消毒装置。这一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也对医院、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空气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2版标准(GB 15982-2012)自2012年实施以来,为医院空气消毒提供了基本规范,但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新型病原体(如新冠、耐药菌)的出现,以及动态消毒技术的普及,原有标准逐渐显现出滞后性。但修订版(推测)将结合新技术、新需求,强化空气消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在应对呼吸道传染病和耐药菌传播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5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共促儿童健康成长有关情况。期间公布了一组数据:2024年,全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4.0‰和5.6‰,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在这些数字背后,是国家对儿童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持续推进。作为深耕医疗空气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深知,在儿童健康保障体系中,医院环境的空气质量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